跟腱,是人体最粗大,最强有力的肌腱,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腱性组织融合形成。
跟腱在人类的行走、跑步、跳跃的运动中,承受的了数倍于体重的负荷,如果跟腱不能够承受传递来的负荷强度时,就会引起跟腱的损伤,撕裂或者完全断裂。
跟腱损伤在临床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伤病,处置不当,很容易日久不愈,越来越重,甚至会让人烦躁到崩溃,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运动。
下面,重点来了,跟腱受伤后,究竟该如何处理呢?
跟腱损伤的治疗
关于跟腱损伤的治疗,我们首先要明确诊断,跟腱是否有断裂,如果是跟腱大部分撕裂或是断裂,还是建议尽快手术治疗。
跟腱断裂的急救措施
▲制动
如果在运动中受伤,一旦有疑似跟腱断裂,切记要立即停止运动,并且禁止走路,哪怕是去医院就诊,也要禁止负重,禁止走路,一定要减少伤病继续加重,也可以避免还处于不完全断裂的跟腱,由于走路发力而变成完全断裂。
▲固定
找硬物或夹板,将伤脚跖屈,固定在伸直位,减少跟腱应力,避免进一步损伤。
▲冷敷
患处马上进行冰敷,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收缩,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与组织液的渗出,减少出血水肿,减轻疼痛与肿胀。
▲就诊
尽快将患者送往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,明确诊断,如果确诊跟腱断裂,建议尽快进行手术治疗。
跟腱损伤的康复锻炼
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和训练,以后我会安排单独的文档为大家介绍,在这里,我们主要针对跟腱的急性慢性损伤,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。
小腿肌肉是耐力和承受力最好的肌群,耐受超强,而且不敏感,所以小腿肌肉会任劳任怨的工作,即使非常疲劳也会继续工作而不停下来,所以很多跟腱的损伤都是发生在不知不觉中。
因此,真实的情况是,很多人存在小腿力量不足,控制力不够的问题,但是绝大多数的人(包括专业的运动员),对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视,最后由于过度训练等原因而造成跟腱损伤。
我们根据跟腱的特性和损伤的特点,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康复,主要是两个方面:
▲小腿肌肉强化力量训练
▲小腿肌肉牵拉放松按摩
力量训练
提踵训练
提踵训练,说白了就是抬起后脚跟,可以强化小腿三头肌的力量与平衡,也可以充分拉伸跟腱。
提踵动作主要是以腓肠肌的收缩来完成的,提起脚跟时,应感到小腿肌群充分收缩,稍停顿后再缓慢下落至最低限度,使小腿肌得到充分伸展,这就是动作要领的关键:快起慢落。
患侧脚掌踩在台阶上,足跟及足弓在台阶以外,从充分勾脚体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绷脚体位。
提踵1-2秒,落下6-8秒,每组做15-20次,间歇30秒,3-4组,每天1-2次。

踝关节平衡训练
可以使用平衡板、平衡球或平衡软踏,腿自然伸直,挺胸抬头,重心尽量往上提,用一条腿的力量控制身体平衡。
每次1-3分钟,间歇30秒,每组3次,每天1-2遍。
通过平衡训练,加强踝关节本体感觉,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反应速度和力量,增加踝关节稳定性,增强关节运动功能。

按摩放松
通过泡沫轴、按摩球、按摩棒等方式,对小腿三头肌和足底筋膜进行放松按摩,增加末端血液循环,减轻足底负荷和压力,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,放松紧绷绷的跟腱,达到恢复作用。

拉伸放松
通过正确的姿势拉伸小腿三头肌,可以有效的缓解改善紧张的肌张力,放松肌肉,缓解症状,减轻炎症反应。

其他防护措施
肌内效贴
肌内效贴,具有伸缩性,可以引起肌筋膜之间的相对滑动,唤醒肌肉本体感受器,使皮肤下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畅通,减轻炎症,缓解疼痛。
足跟支撑垫
对于跟腱疼痛的人,可以使用足跟支撑垫,这样可以抬高脚踝,以减少腿部与跟腱的拉力,减轻跟腱负荷,缓解疼痛。
如果病情严重,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,以利于跟腱修复。
切记:力量训练和牵拉放松时的动作姿势,一定要保证准确无误,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的安排,也要因人而异,科学合理,次数和强度应从小到大,循序渐进,以能够耐受为度,逐渐增加,持之以恒。
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一、术后第一阶段:保护和愈合期(第1~6周)
目标
保护修复的跟腱
控制水肿和疼痛
减少瘢痕形成
改善背屈活动度到中立位(0°)
增加下肢近端各组肌力到5/5级
医生指导下的渐进性负重
独立完成家庭训练计划
注意事项
避免被动牵伸跟腱
应把膝关节屈曲90°位下的主动踝背屈限制在中立位(0 ° )
避免热敷
避免长时间下垂位
治疗措施
医生指导下使用腋杖或手杖时,穿戴带轮盘固定靴下渐进负重
主动踝背屈/跖屈/内翻/外翻
按摩瘢痕(3周后温和横向按摩跟腱)
关节松动
近端肌力练习(膝关节屈伸及股四头肌力量练习)
物理治疗(超声波、体外冲击波)
冷疗
晋级标准
疼痛和水肿得到控制
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负重
踝背屈达到中立位(0 ° )
下肢近端肌力达到5/5级
二、术后第二阶段:早期关节活动(第6~12周)
目标
恢复正常步态
恢复足够的功能性关节活动度,以满足正常步态(踝背屈15 °)及上台阶的要求(踝背屈25° )
恢复踝背屈、内翻和外翻肌力到正常的5/5级
注意事项
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(跟腱炎)
避免被动牵伸跟腱
治疗措施
在保护下可耐受负重到完全负重练习步态,无痛时则可脱拐
水下踏车系统练习步态
鞋内足跟垫帮助恢复正常步态(大约3cm,逐渐降低)
主动踝关节背屈/跖屈/内翻/外翻练习
本体感觉训练
术后6周:膝屈曲90 °位渐进性抗阻踝跖屈/背屈练习
等长/等张肌练习;踝内翻/外翻
用屈腿装置和膝伸直位脚踏装置进行跖屈肌力练习
术后8周:膝伸直0 °渐进性抗阻踝跖屈/背屈练习
自行车练习(足跟用力—前足负重—逐渐加量)
脚踏多轴装置上描绘字母
倒走踏车
物理治疗
瘢痕按摩
向前上台阶练习(10cm、15cm、20cm)
晋级标准
正常步态
足够的被动踝背屈角度(20 ° )
踝背屈、内翻、外翻肌力达到徒手肌力评定5/5级
三、术后第三阶段:早期肌力练习(第12~20周)
目标
恢复全范围主动关节活动度
踝跖屈肌力达到正常5/5级(单脚提踵10次的能力)
恢复正常的平衡能力(用NeuroCcom或Biodex平衡系统评定)
恢复无痛的功能性活动
下台阶能力
注意事项
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(无痛原则)
避免跟腱高负荷(即整个体重下过度背屈踝关节或跳跃)
治疗措施
等张/等速的内翻/外翻练习
固定自行车、训练阶梯、Versa攀梯练习
本体感觉训练:本体感觉平板/BAPS/泡沫滚筒/弹簧垫/NeroCom
加强踝跖屈渐进性抗阻练习(强调离心运动)
亚极量专项运动技能练习
渐进性本体感觉练习项目
水下踏车系统跑步练习
下肢近端肌力练习(渐进性抗阻练习)
等速项目练习(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、耐力)
活动中所需的柔韧性练习
向前下台阶练习(10cm、15cm、2cm)
晋级标准
无恐惧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
正常的柔韧性
足够的肌力,表现为能单脚提踵10次
往复下台阶的练习
对称的下肢平衡能力
四、术后第四阶段:晚期肌力练习(第20~28周)
目标
能够自如地在踏车上完成前向跑步活动
等速测定平均峰值力矩达到75%
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活动所需的最大肌力和柔韧性
恢复无限制的功能性活动
能无恐惧状态下完成更高水平的体育性活动
注意事项
活动中避免疼痛和恐惧
未达到足够的力量和柔韧性之前避免跑步和体育活动
治疗措施
开始踏车上前向跑步练习
等速评定和训练
继续下肢肌力和柔韧性练习
干扰下高级本体感觉训练
轻度的功能往复运动(双脚跳跃练习)
继续加强跖屈渐进性抗阻练习(强调离心运动)
亚极量的体育技能练习
继续自行车、训练阶梯、Versa攀梯练习
继续加强下肢近端肌力练习(渐进性抗阻练习)
晋级标准
无痛跑步能力
等速测定平均峰值力矩达到75%
正常的柔韧性
正常的肌力(踝关节所有肌力均为5/5级)
无恐惧地进行体育专项练习
五、术后第五阶段:全面恢复体育技能(第28周~1年)
目标
无恐惧地进行体育运动
能够满足个人体育活动所需的最大肌力和柔韧性
垂直跳跃评定患肢达健侧的85%
等速肌力测定患肢达健侧的85%(跖屈/背屈/内翻/外翻)
注意事项
治疗性、功能性和体育性活动中避免疼痛
在具备足够的肌力和柔韧性之前避免全项体育运动
治疗措施
更高级的功能训练和灵活性练习
功能往复运动
体育专项练习
等速评定
功能性评定,如垂直跳跃评定
出院标准
达到体育运动所需的肌力和柔韧性
能够无恐惧地完成体育专项运动
功能性评定患肢达健侧的85%
等速肌力测定患肢达健侧的85%(跖屈/背屈/内翻/外翻)
能够独立完成健身房/家庭训练计划
![]()
预防跟腱炎的建议
![]()
▲运动前要热身
很多人不重视运动前的热身环节,认为可有可无,其实热身活动非常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寒冷天气,如果没有热身就贸然进行高强度运动,跟腱组织和小腿肌肉都没有唤醒和预热,肌肉整体紧绷而缺乏延展性,很容易发生肌腱撕裂的情况。
▲运动后要拉伸
拉伸可以增加跟腱和小腿三头肌的柔韧性,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,降低肌张力,增加关节活动范围,预防或降低肌肉和跟腱的受伤风险。
▲运动安排要适量
超强度、超负荷的运动,引起肌肉疲劳而造成跟腱损伤,是导致跟腱损伤或断裂的主要原因,因此,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爱好者,或是平日很少运动而突然热血来潮想参加运动的人,都应该循序渐进,结合自身情况,逐步增加和选择运动量,将运动合理安排。
▲运动装备要舒适
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,要适合你所参加的运动项目,适合场地要求,适合周围环境,还可以选择厚鞋垫垫在足跟底,缓解跟腱负荷和压力,减少运动动作对跟腱的冲击,避免损伤。
▲劳逸结合要注意
日常生活中,也要注意休息,劳逸结合,避免负重,合理运动。
经常抽烟喝酒的,长期从事站立或行走职业的,长期穿高跟鞋的人群,都会导致足跟部血液循环变差,引起跟腱慢性劳损,如果休息不好,再突然增加运动量,哪怕是看似很普通的运动量,都有可能特别容易引起跟腱受伤或是断裂。
PS:
跟腱腱围炎的患者,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,切记!切记!一定一定一定要避免盲目地经常使用封闭治疗,尤其是跟腱。
跟腱损伤注射封闭后,受到激素的刺激会导致周围组织水肿,形成瘢痕,跟腱周围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变差,韧带变脆变硬纤维化,很容易发生坏死和断裂,而且伤口不容易愈合。